Menu
最美医生:尹松楠--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
时间:2017-06-01 15:44:43 阅读量:18759

 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--记南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 尹松楠

当机关干部谈起她时,赞不绝口,充满了崇敬和信赖之情;当乡村患儿家长谈起她时,交口称赞,洋溢着感激和赞许之情。她就是南漳县人民医院原儿科主任现副院长尹松楠。儿科就是她的家,30多年如一日,把满腔的情和爱倾注在患儿身上,任儿科主任期间,儿科病床使用率持续在106%以上,全院独占鳌头,连年被院两委授予“先进科室”。2001年,南漳县妇联授予“南漳县巾帼建功标兵”称号,2002年,襄樊市工会授予“襄樊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”称号,2003年省妇联授予“湖北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”称号,2004年,市委宣传部、市妇联、市人事局、市交通局授予“三八红旗标兵”称号。2007年被南漳县政府授予“劳动模范”称号,被襄阳市委宣传部、机关工委、卫生局授予“健康卫士”称号。

一、 医术精湛  无私奉献

在县医院,甚至是全南漳县,只要一碰到小孩的疑难病症,人们就会脱口而出:“去找尹松楠主任。”这平淡的语言中,蕴含着对她这位儿科专家的无比信赖。这种信赖是尹松楠勤勤恳恳,扎扎实实的工作和默默无闻的奉献换来的。

1999年初夏的一天,一对年青的夫妇带着他们仅8个月的儿子找到尹主任,求她一定救救他们的儿子。此时患儿呼吸急促,脉搏微弱,生命危在旦夕。据该青年夫妇讲,患儿因发烧、咳嗽、腹泻、呕吐在当地医院治疗2天不见好转,越来越严重,听说县医院儿科尹主任医术高超,才来求治的。尹主任经初步检查,马上确诊为“急性中毒性痢疾合并肺炎”这两种病都是常见病,如果只患一种的话,治疗也比较简单,但同时得这两种病,就变得凶险异常了,因这两种病的治疗是相反的,这就要考验医生的耐心和细心,要守护在病床前,仔细的观察病情的发展情况,恰到好处的用药,才能有效。为此尹主任在患儿床前守护了三天三夜,除了吃饭,几乎没有离开病床,终于将该患儿救治过来。患儿康复出院时,这对青年夫妇不知道说什么好,拉着尹主任的手连声说:“谢谢!谢谢!救了我儿一条命!”

尹主任为了患儿,不仅仅在治疗上,而且在各个方面,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。2002年的一天,儿科收治了一名家住刘集的8岁男孩,此前男孩已昏迷了两天。经尹主任和同事们的诊断,该男孩患的是病情凶险的病毒性脑炎。情况异常严重。经过两天救治,男孩仍然昏迷不醒,面对孩子随时都可能死亡或留下后遗症,他的家人们沉不住气了。因为孩子的家是个特殊的家庭,其父智力上有一点问题,母亲又是哑巴,家庭十分困难。孩子从小聪明懂事,亲戚支持接济长大,上学后成绩一直班上第一名,治病的钱还是伯伯姑姑出的。孩子的家人提出用剩余的200元钱给孩子做一次CT,如果CT证实确是得的病毒性脑炎就抱回去算了。家长提出了这样要求,若按家长的意见去做,不会承担多大的风险。但尹主任心里总是不能够平静,面对失去一名优秀儿童,心里总是不甘。她找到孩子家长,反复做工作,争取用剩余的200元钱不做CT,做为治疗费再治疗一天,没有起色再走。此时的尹主任和同事们心里也都明白要承担着很大的风险,万一孩子没有醒过来怎么办?苍天未负苦心人,奇迹出现了。当天下午,孩子苏醒过来,并且经过诊疗,没有留下明显后遗症。

然而,到了第四天,细心的尹主任发现小孩一直不肯进食,根据恢复情况,孩子是能够吃东西的,可他为什么不愿吃呢?经细心的询问孩子,原来这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直想有一本字典,因家庭贫困没能达成愿望。尹主任的心震憾了,“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,在疾病刚刚好转情况下,首先想到的是学习,一本字典会让他吃不下饭。”随后发动全科医护人员为患儿捐衣、捐钱,购买书籍和学习用具。小孩兴奋不已,连连说到:“我一定要好好学习,用优秀的成绩报答叔叔阿姨对我的关爱。”

尹松楠主任是一位有敏锐判断力的医生,常常在许多医生束手无策,望而生畏的疑难杂症面前,出奇制胜,令人拍案叫绝。2003年3月,一位患儿在家长的陪护下来到儿科门诊。进门时尹主任扫了一眼患儿,发现他面色苍白,判断有失血的现象,连忙将其拉到身旁,经提示询问家长才讲孩子摔了一跤。马上做体格检查、血常规检查,发现血色素仅有6克,便怀疑小孩脾脏包膜下破裂出血,建议到外科就诊,因不放心又亲自找到外科医生说明病情。经急诊手术证实,确是脾脏包膜下出血,腹腔积血已达800ML。患儿的家长感激不尽,动情地说:“不愧是专家呀!”

尹主任就是这样一切为了患儿,把爱洒向他们。但她对自己的女儿却关爱不够。前几年,其爱人在乡镇工作,常常不在家,作为科主任的她,常常不能正常休息,白天黑夜工作在病房,也常常把幼小的女儿单独锁在家里或者放在爷爷奶奶家。但她不后悔,她那幼小的女儿已锻炼出来,常常帮她做家务活。她常对女儿说:“与家在城里的孩子相比,你确是吃了不少苦,但与那些农村小孩相比,你还是生活的比他们幸福。”遇到科室收治了那些艰苦学习的孩子们,她总是将女儿带到病房与他们交朋友,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精神,培养孩子的爱心。

二、 业精于勤  勇于创新

尹松楠主任一心为了患儿,不仅仅体现在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,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上,更重要的是她一步一个脚印,以解除患儿病痛为根本追求,勇攀高峰,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医疗技术。

1988年,尹松楠大专毕业后从事儿科临床工作,当一名儿科医生,从那一天起,她就立志做一名称职合格的、受人信赖的医生。为尽快掌握过硬技术,一方面她虚心向老医生请教,另一方面,她带着问题,阅读着大量的业务书籍,扩展知识面,增加基本功。为了多一些实践机会,她不分昼夜,天天呆在科室,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,培训自己的快速准确判断能力。她深知自己的底子薄,唯有学习,才能提高,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攻读临床医学本科函授,三年的课程两年半学完,成为全院第一个通过自修捧到本科毕业证的人,很快在医院年青一代中脱颖而出,成为能独档一面的学科带头人。

尹松楠在医疗技术上敢为人先,勇于创新。前几年,南漳有很多因窒息造成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而引起的脑瘫患儿,她心里十分沉重,下决心要攻克这一难题。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和细心的观察,终于找到了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,采用消除脑水肿,改善脑缺氧,控制脑惊厥,促进损伤的脑细胞恢复,以及后期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,使脑瘫患儿治愈好转率达90%,不仅提高了患儿的存活率,而且还降低了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率。象这样新技术、新成果每年都有几项运用于临床。1994年以来,率先在我县开展了“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,治疗重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”、中西医结合治疗“小儿咳喘”、“乙型脑炎”、“难治性肾病”等新业务;对新生儿窒息,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、小儿呼吸衰竭、心力衰竭的治疗做了改进,从而缩短了患儿病程、提高了治愈率。先后撰写论文20余篇,其中有8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类期刊发表,《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4例分析》于2010年1月在《中国误诊学杂志》上发表、《个体化微量元素喂养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》于2009年9月在《中国实用医学杂志》上发表、《双胎早产儿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症》于2010年5月在《中国实用杂志》上发表。2003年6月,“川崎病35例临床分析及诊疗体会”在《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》发表,获全国医疗新技术学术成果一等奖。

三、 人品高洁  医德高尚

不吃宴请,不收红包,不增加患儿额外负担。尹松楠认为,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,是份内的事,绝不应该再收取额外的报酬,更不能趁人之危,中饱私囊。患者请吃饭她不去,患者送钱财她不收。

1995年一天,一位服毒自杀的8岁男孩送到儿科,此时的男孩已是瞳孔一大一小,生命垂危。面对三弟兄的唯一男孩,患儿的亲人们急了,掏出500元钱塞到尹主任手里,求她一定要救救这个孩子。尹主任忙把钱推还给孩子的家长,孩子的家长火了,说连钱都不敢收,说明没有本事救治我的孩子,要求马上转院。尹主任深知,转院的结果是孩子的死亡,只好暂时先收下钱,消除患儿家长的疑虑,急忙投入紧张的抢救中去。经过一天的抢救,孩子终于脱离了危险。此时尹主任才悄悄将钱交到财务科记入孩子的帐号上。直到患儿出院时才告诉患儿家长。患儿家长感动的不知怎么才好。6年后的2001年又将小孩带到儿科给尹主任看,叫孩子认识自己的救命恩人。象这样的事,尹松楠主任,不知遇到多少次。除了送钱,许多农村患儿的家长给她送来了自产的特产,但她总是能退的就退,实在推脱不掉的,就按市场价折成钱,交存到患儿的住院费帐户上。

尹松楠常说:“孩子是人间的春天,孩子是明天的太阳,为了孩子,选择儿科,无怨无悔”。她用爱心,为患儿撑起了一片绿荫。